2020年2月22日 星期六

中醫在異位性皮膚炎能扮演的角色


中醫在異位性皮膚炎能扮演的角色






臨床上我們常常依靠著中藥內服的體質調養、外用的皮膚修復,來幫助患者達到減少癢感、改善其患處發紅發熱的狀況、加速患者的皮膚修復速度、減低反彈期的不適、改善後期常見的皮膚顏色變暗沉的情形。



止癢:

一般而言,「癢」在中醫裡面大多和風有關,例如血虛生風、外感風邪等等,所以依照中醫四診體質判斷後,可以給予患者個人化的體質調理、回復,像是祛風解表、養陰補血等等治則,來達到不錯的止癢效果。其中,最棒的附加價值就是,晚上可以睡好一點,不論是小孩或是爸媽



退紅:

臨床上患處紅、熱也是常發的症狀,不論是疾病本身的發炎或是癢了再抓造成的,都很常見。從中醫的角度,不外乎和熱有關。但熱也有實熱、虛熱之分,此時當然依照專業的醫師診察後,會依著實者瀉之發之、虛者補之的理路做治療,都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。


幫助皮膚修復:

在診間,常可看到患者皮膚抓得很嚴重,仔細觀察,可以發現不少傷口、痕跡。這是肉眼可以看到的,讓我們更微觀的角度來看,角質層生長的也會不夠好,這就會造成皮膚本身保濕能力出問題,讓異位性皮膚炎更難緩解、改善。中醫可以從改善末梢循環(廢物出的去、營養進的來、皮膚長出來)、補氣養血的角度來給予患者內服用藥,加速皮膚的修復。此外臨床上也常給予患者青黛膏、青黛乳液等等外用特調處方來幫助患者皮膚的修復。


減低反彈期的不適:

在治療上,常常會遇到所謂的反彈期。這個常見於長時間使用類固醇藥物的患者,當患者停藥時,會有變癢、變紅、變熱等等不適症狀,此時可以藉由適度的濕敷、中藥的內服、外用來幫助減低反彈期的不適。


改善色素沉澱:

這個問題,我相信很多長年受異位性皮膚炎困擾的患者都會有類似的經驗,我甚至還遇過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因為美容需要,打了雷射,結果產生嚴重的色素沉澱(所以打雷射之前一定要經過專業的皮膚科醫師評估後才可以進行)!當治療到後期,皮膚比較不癢、不紅了,我們就會開始把目光轉到這個標的,臨床上常見的體質有虛證、實熱、血瘀等等,經過中醫的現場問診、脈診判斷體質後,依照體質治療,不少患者可以得到不錯的幫助。





中醫藥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,不論是在急性、慢性期,都可以有不錯的幫助。但是最重要的就是,一定要找合格、有經驗的中醫師現場看過、體質評估、診斷後擬定個人化的治療方針,才會事半功倍!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