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光眼在中醫常見的證型
之前跟大家簡單的介紹過青光眼、以及中醫可以扮演的角色,現在再來跟大家報告、分享青光眼在中醫常見的證型分類:
主要可大致分為肝氣鬱結、肝火上擾、痰濕上犯、肝腎陰虛、血瘀
肝氣鬱結:
較常發生的症狀:眼睛脹感,較易雙側偏頭痛,上腹、胸悶感,眠差,易多夢,易思慮,脈弦
主要治療思維:疏肝理氣,一般常以小柴胡湯或有熱時會以加味逍遙散加減
肝火上擾:
較常發生的症狀:眼睛熱感大於脹感,口乾、口苦,眠差,易多夢,顛頂痛、偏頭痛,脈弦、數、有力
主要治療思維:清肝瀉火,一般常以龍膽瀉肝湯、茵陳五苓散加減去治療
痰濕上犯:
較常發生的症狀:頭痛、頭暈、頭昏,眼睛脹感,較想睡覺,較易身體重濁感,偶有伴隨身體末梢水腫,脈滑偶寸浮
主要治療思維:除溼逐痰醒腦,一般常以苓桂朮甘湯加減
肝腎陰虛:
較常發生的症狀:眼睛乾澀,稍有脹感,雙側稍有偏頭痛,較易口乾,腰痠軟感,膝蓋較無力感,疲勞感,脈稍細
主要治療思維:補養肝腎,一般常以杞菊地黃丸加減
血瘀:
較常發生的症狀:眼睛痛感、澀感,頭脹痛,舌易有瘀斑,脈澀
主要治療思維:活血化瘀,血府逐瘀湯加減
以上這些證型,並不是只可以單獨出現在患者身上。有時可以伴隨在一起出現,例如血瘀證也常常跟肝氣鬱結容易一起出現,以上一些個人小心得提供給大家參考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